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青山五亩园,随意茅三间。竹树发佳趣,好鸟鸣关关。

物情固自乐,聊得开我颜。长歌答天风,以永今夕閒。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老病幽栖觉懒吟,眼观时态独关心。古今不泯春秋笔,天地难欺暮夜金。

幸有别肠堪贮酒,未愁短发不胜簪。柴门一闭从春尽,桃李飞花叶又阴。

枕石欹眠覆短松,到来时有鹿麋踪。边愁浣尽山山雪,乡梦敲残夜夜钟。

一钵野蔬消不了,半龛寒月幸能容。故人相忆如相问,只恐携云过别峰。

良夜禅房款一游,义心相与重山丘。

少陪文字赓酬乐,顿释胸怀鄙隐忧。

我愧反身无寸得,君方努力勇前求。

悬知日有新新益,还肯双鱼远寄不。

尽此一杯酒,悠悠无限情。秋匀千树色,日落大河声。

天地留风雅,衣冠老杜蘅。前途谁共语,孤剑自长鸣。

此色斯民不可有,此味庙堂不可无。顾我已非调燮手,先生相送意何如。

丽日属元已。

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

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

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

西临鴈鹜陂。

游丝映空转。

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

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

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

金瓶泛羽巵。

宁忆春蚕起。

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

雕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

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

叹息独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