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
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
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
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逾。
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
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