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一

五云楼阁参差起,远树摇丹。银箭飞山。玉笠琼蓑立马看。

恁扶残醉过前驿,风月高寒。回首朱颜。肠断清歌入梦难。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形影无群消息沉,登闻三击血沾襟。皇纲一日开冤气,
青史千年重壮心。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红绵浅蘸翠罂油。皂罗缝臂韝。解开青绺倩人梳。

绿云香满楼。

珍剃绕,茜绒收。牡丹花似不。一螺美满学苏州。与郎圆到头。

滔天风浪,顿倾翻赤县,鼋鼍出没。如此江山谁管领,一任伊川被发。

我辈书生,高歌击剑,枉自生奇骨。可怜殷浩,书空终日咄咄。

正值瓦釜雷鸣,黄钟毁弃,只手撑天窟。艳绝朱明光复史,想见南征北伐。

水浒豪情,春秋大义,危系千钧发。读难终卷,荡虏雄心飙发。

欢聚理无恒,悲离情有伤。况兹征途閒,讵能久相将。

浮云兴岁暮,素雪翳晨光。挥手自兹别,后期应母忘。

莫道归期归也未,似影閒愁,去住难回避。倒尽金尊还贮泪,小楼一夜添憔悴。

新困正同蚕欲蜕,强起披衣,依旧和衣睡。多谢钟声敲梦碎,梦回不到伤心地。

成都名画窟,所至妙宫墙。

风流五代余,轨躅参隋唐。

其间礼殿晋画为鼻祖,未数后来鸿雁行。

画者果谁欤,或云名收人姓张。

右军问蜀守,墨帖求缣缃。

乃知前辈人,不受时世妆。

范琼杜措李怀衮,仙荒佛怪驱喝雷电笔意窥渺茫。

不若收所画,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

盘古众支派,帝霸皇与王。

君臣分圣贤,有如虎豹龙凤殊文章。

视之若有见,日月星象空中垂耿光。

听之如有闻,衔牙玉佩鸣以锵。

三古以降历今世,视听所感犹一堂。

乃知此画自神品,碌碌余子非所望。

吾道久已屈,二氏争颉颃。

岂唯牧也见绌余子下,而有公议老我双鬓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