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承流委顺,万事没机关。
眼底江山如画,松环抱、修竹当前。君便有,侯封相印,到此也须还。
人生消底物,百年都付,茆屋三閒。但卷舒以道,到了何难。
日月消磨双鬓,中原信、未报平安。蒙头睡,日高慵起,帘影上三竿。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明府双飞凫,南归鸿鹄俱。东风解冰雪,春水渡江湖。
光禄诗为乐,渊明酒自娱。公田皆种秫,三径更何须。
要剧更中外,几微照古今。嘉谋增国重,和气入人深。
龙已须云起,星俄向垒沉。得名非得寿,天报此难忱。
徙倚高楼问索居,故人湖海意何如。樽中十日平原酒,袖里三年蓟北书。
大麓夏云当槛出,石门寒雨过城疏。明朝远道空相忆,那得仍停使者车。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长洲苑内旧池台,白发山人恰再来。无限客愁浑忘却,小楼听雨杏花开。
百里弦歌遍讼堂,铜符墨绶正飞扬。桥迎驷马过平乐,舄化双凫到上阳。
汶水星芒流剑匣,齐山云色堕琴床。看君异日循良宴,第一雄飞汉殿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