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水自西流。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往来不绝千竿伞,头尾相衔两岸船。安得楼高三万丈,与君直上看云烟。
北荒腾黑阴,飞妖蚀汉日。阊阖九重门,老胡骑马入。
万世熙明殿,一朝鞑靼窟。江南荒野间,月黑鬼兵出。
彊买民田自噬肤,大家破尽为催租。几多怨气冲霄汉,天欲无诛可得乎。
明月出海先上楼,我楼况在高山头。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冰轮欲西还倒行。
似怜读书声好听。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水滴蟾蜍欲穿砚。
咏梅谁复擅诗名,梅与诗人自有情。说尽梅花随处好,喜君诗句似梅清。
此事巧相违,残年幸许归。
虽云裁兔褐,不拟出渔扉。
拂石襟灵爽,榰筇气力微。
朝衣犹挂却,况遣著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