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事尝辞剧,为儒不厌迂。能贫从古少,好学似君无。
行李书填案,生涯药满壶。缇萦真孝子,犹足慰茕孤。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惆怅一株寒,记东阑闲倚。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烛外。谩羞得红妆,而今犹睡。琪树皎立风前,万尘空、独挹飘然清气。雅淡不成娇,拥玲珑春意。落寞云深诗梦浅,但一似、唐昌宫里。元是。是分明错认,当时玉蕊。
行人满路喜歌呼,小盗何须辱庙谟。
早个使君归鼎轴,为禽颉利檕单于。
丹崖峭壁欲回澜,直插中流作柱看。影落江心疑燕度,根连钟岭隐龙蟠。
逍遥尽日机全息,花鸟逢春兴未阑。况是皇家礼芑地,河山长巩万年安。
十里鳌山结绮罗,宪王乐府谱新歌。楼台渐觉欢情极,烽火频传警报多。
三月军粮搜鼠雀,一朝民命付鼋鼍。可怜城郭重新日,廿载沈沦小劫过。
何年法性寺,重睹讲筵开。庐岳寻师去,曹溪乞法来。
一庵深借树,半偈了非台。犹幸钟声接,微言许往回。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