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送春光惟是酒。玉杯重捧纤纤手。檀板轻扈歌欲就。眉黛皱。翠鬟暗点金钗溜。自笑而今成老丑。莺花依旧情未旧。杨柳自从春去后。谁抬举。腰肢新也如人瘦。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玉波暖,朝朝陌上,垂杨惯驻雕
远游只为稻粱谋,起陆龙蛇苦未休。西望严亲何处所,愁云黯淡百花洲。
蜀道之难自古今,岂令华发独能任。思家多少玄猿泪,解绶徘徊赤子心。
秋落舟航巫峡险,人言风雪锦江深。坐来万里谁消息,明月关山处处砧。
不识人间字,遍寻中国泉。发长能一丈,齿少亦千年。
山辟居牙气,舟消黑蜧烟。绝餐知几度,危坐未曾眠。
重溯游踪卅载更,恰来初地认题名。暗泉时向岩前滴,老树都从石罅生。
僧俗那能离世障,花残犹自媚春晴。忘情我羡娑罗子,红豆空劳泪结成。
姚子编文去取难,将渠例与白歌删。
后人要识心如铁,却向桃花赋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