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传道邺山讲学处,堂三亭五流弦歌。
百年旧基废复举,先型遗爱神人呵。乃有江夏令兄弟,闻风兴起勤规摩。
增置园亭作学含,分岩绝壑依陂陀。兹山奇丽富景色,背负峰面横江波。
朱明洞开返照入,赤城标建晴霞拖。翠叠红稠锦绣谷,武夷九曲无或过。
呜呼黄公生逢百六运,不废礼乐因干戈。三易群经有述作,疏说贯串祛其讹。
况今清晏尚儒术,礼门义路平不颇。后生游谈但束阁,谁溯后海穷先河。
璞园之作志景仰,用意非独耽烟萝。学比登山互鞭策,工得居肆群切劘。
连屋之书拂云树,讵让山林人姓何。我少失学老而悔,诵芬咏烈渐颜酡。
万里题诗感离索,梦入幼塾还嘉禾。焉得双翅奋闽海,游焉息焉安乐窝。
我思古丈夫,出处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岂为利。
周旋进退间,万世作凡例。吁嗟古人远,中夜辄三起。
老来得贤侯,气象无乃是。少年自挺立,学问造严秘。
笔端挟风雨,麈尾揠根柢。问之为谁欤,盛德有苗裔。
广陵之外孙,右司公之子。内师孟母贤,外交天下士。
渐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来贰襄阳,岂为山水计。
政以承母心,欲觐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来拜墓门,满下平生泪。回头语儿孙,更酹坟前地。
我怀三十年,一饭不忘此。惟诚通鬼神,志愿今乃遂。
儿身勉直道,无贻墓中愧。宁为颍封人,勿作鱼梁吏。
到官辟高堂,涓洁亦明丽。夜月进古几,春盘供早荠。
炉薰事禅寂,简物薄滋味。起居饮食安,其乐固泄泄。
母身自教子,子养母其志。要当并外家,十幅作图记。
大曾信知言,名堂书是事。更哦诸人诗,千古激彫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