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
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
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
月晕知将雨,风声报近秋。
暗廊行熠燿,深树啸鸺鶹。
老幸传家事,狂犹为国忧。
相齐虽已矣,且复饭吾牛。
红叶迎霜陨,高楼近日暄。送归仍暮节,极望正平原。
容易风吹帽,殷勤菊满樽。岂嫌径先醉,当识别销魂。
虚檐过雨响泉流。屋如舟,冷如秋。连日危栏,独倚望云浮。
月又不来天似墨,空阶滴,一声声,都是愁。
新愁旧愁愁未休,到眉头,到心头。强欲推愁愁不去,雨更句留。
剪烛西窗,兀坐数更筹。闲事关心呼小婢,明早看、嫩芭蕉打碎不。
白马河,河水深可投,清邪浊邪同一流。万古不涤衣冠羞,人生到此纷鸿毛。
纷鸿毛,竟何益?唐之亡,非此日。
柴门过雨春融液。月色桐花香藉。梦断晓莺山更寂。
可谁寻觅。
曾嫌紫陌同尘,岂畏红芳避迹。朝阳鸣凤无消息。
也应抛掷。
记得江城厄运丁,青天杀气昼冥冥。欣逢尧历犹洪水,要与东南洗秽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