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致通幽感,灵泉有虎掊。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
竹蔼疑相近,松阴盖亦交。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苑里芳华早,皇家胜事多。弓声达春气,弈思养天和。暖酒红炉火,浮舟绿水波。雪晴农事起,击壤听赓歌。
不论南北与东西,但是春山有子规。
啼到日边啼未了,何尝劝得二人归。
从人为从六国强,横人为横六国亡。
悲夫不用摈秦计,从以委肉强虎狼。
一朝秦甲下函谷,指挥朝魏如群羊。
坐令不费一只矢,山东千里无金汤。
我窥尘编三太息,诸候自覆非秦力。
纷纷二百四十年,说士游谈空满籍。
我将西上吊兴亡,南山自有能言石。
我诗求我混沌初,君诗求我糟粕馀。低头小参有顿渐,抚掌大笑无精粗。
谁收六律入三籁,更敛八风归一噫。四诗元自五声生,无声敢问诗安在。
春欲为霜夏欲冰,一山寒气逼人清。
应知炎冷难同处,甘与汤泉各自生。
二月雪消春水肥,慧云上人明日归。杏花飞送官河棹,木兰染成田相衣。
东海蛟龙长听法,南湖鱼鸟静忘机。何时共话三生石,坐听钟声出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