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怀大兄

十宵九入梦,明明知已逝。识得中阴来,未审寄何位。

前者四月初,恍忽上忉利。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戏。

伸纸与我读,奇文千馀字。梦中了了知,醒后都不记。

曾闻释子言,天乐稍浓腻。若非道种深,未免天色醉。

记兄初生时,大姑兆奇瑞。丽人跃空飞,姑也承以袂。

苦旅思乐宅,返促亦何异。但恐冶心多,减却道人气。

少日念欢场,鸣泉奔渴骥。一卧三年茵,肌消如寒猬。

从兹稍谭仙,习静学观鼻。朝坐一丝香,暮禅半幅被。

閤门杜色声,精神转强锐。蒙庄不去手,卓有出尘志。

几年客金马,渐识宗门事。乞差既里还,刻苦相摩砺。

旦寻复昏披,研惟空有谛。有如群婴儿,搩手量鹏翅。

突闻物格言,石火掣飞燧。惑魔虽暂歼,狂使方为厉。

挈疑过龙湖,息求而得刺。一自直东华,先鸡每戒睡。

日夜抱一编,形神俱焦瘁。眼涩如有沙,舌乾无厚味。

国本既艰危,臣也难为退。余时官闲局,弟也负书至。

每当聚首时,言必穷幽邃。毒语攻沉疴,当机无回避。

俱悟昔时非,驰马歇狂辔。净侣偕数人,结期向北寺。

下直即停车,六时声如沸。合掌化如来,白毫与青髻。

东林十八贤,高举标奇致。披此尘劳衣,缚人如鸟罻。

便欲脱簪绂,指彼青山誓。或假或休沐,次第作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你喜欢

忆昔帝城三五夜,簪缨曾侍宸游。山移鳌背对龙楼。

一天星斗下,万文瑞光浮。

箫鼓声中催赐饮,归来月在帘钩。而今白发叹淹留。

寒窗灯影里,飞梦绕瀛洲。

明月水声湍激,凉风山气高华。棋罢不知时世,酒行无奈诗家。

海棠痴绝。忙甚都开彻。不是芜菁花上蝶。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绣衣却待禁春。莫遣鸣驺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棹歌动云表,波光荡斜阳。一碧馀万顷,心目共徜徉。

浮萍露水面,远睇萦寸肠。丛林集重翳,兰芷扬馀芳。

路疑蓬岛隔,地引银河长。古祠委丘莽,瓣香无由将。

翠华去不返,涕痕留疏篁。此念贯今古,麟囿兼凤冈。

亨嘉本难再,人事多䲭张。眷言忧乐怀,哲士空自伤。

春深树影合,绿叶繁桄榔。临风更兴叹,浮世非真忘。

世间万事不如山,输与山中事事閒。薇菜藤羹南烛饭,落花涧底弄潺湲。

泊舟古城下,高阁快登眺。大江会彭蠡,群峰豁玄峤。

清影涵空明,黛色凝远照。碑留太史书,词刻长公调。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怀哉不可招,凭阑一悲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