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有双鹤,羁旅洛城东。未放归仙去,何如乞老翁。
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好是长鸣处,西园白露中。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春冰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
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
菊吐金英媚晚秋,紫宸朝退幸西楼。内家排设珠帘捲,铁网珊珊十二钩。
人莫嗟劳生,睡者吾一乐。困来入醉乡,梦去得仙药。
瘦胫鹤伸足,老背龟侧壳。日出纸窗明,烟霞忽失脚。
掩卷閒窗独坐时,生涯自笑昔俱非。枯铛了尽残生事,暗想空山老衲衣。
寒灯耿幽幕,虫鸣清夜阑。起行望清天,明月在云端。
美人隔千里,山河杳漫漫。玄云翳崇冈,白露凋芳兰。
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整屧缘樵径,柴门日色低。鸥行分水叶,燕语落檐泥。
藉草杯常把,閒吟杖每携。古来恬淡者,多半乐岩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