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澄灏气辉银湾,惊鸿未阵点绀寒。
毕逋之孙嗜秽腐,为梁岂无鵷与莺。
暂抛机梭息鞅靷,别久未惬须臾懽。
聚落扰扰集蠛蠓,小智未易镌孱顽。
蓬颗牛羊半馁饫,云路阴渌吒足艰。
增肆益诿褥乃遂,未见仁悯遗私干。
经缜森罗蕴精耀,宁论匹偶胜欺谩。
帝降劂孙责礼币,曷自贷予期追还。
辎軿沓飒倡河鼓,虽异临邛亦疵瘢。
政使流光夜奔迸,寸心尚在狐疑间。
如何东西两相望,蹭次不动光芒攒。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生非耀□欲争雄,发见英华□自中。
□秉湘东千古笔,已思河北一时躬。
忠肝义胆平□□,铁画银钩大纪功。
尊主□□□子事,晞颜志节亦颜同。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学道居人境,林扉昼亦关。烧丹传妙诀,采药问名山。
醮罢三花落,经残一鹤还。黄精新酿熟,常有好容颜。
渺渺江南道路长,故乡回首勿情伤。梅花自是江南物,但看梅花即故乡。
高僧结茆住空山,悬栈绝磴愁跻攀。苦心鍊行息百虑,能悟幻泡如是观。
人间但觉岁月速,物外始识天地宽。清香馥郁皆薝卜,密影摇曳惟旃檀。
黑虎听经伏层石,苍龙护法循危栏。定学隐峰飞杖锡,何须子晋骑凤鸾。
佛灯媚夜燃云暖,衲衣生藓侵肌寒。半生枯坐骨格瘦,几度谈空舌本乾。
风光模写入眼底,才思紬绎抽毫端。竹床秋爽卧不醒,石室日高吟未安。
而今羡子兴潇散,十年离乱良可叹。城郭烟埃惊满眼,生民杀戮痛刻肝。
嗟予苦被忧患缚,何由握手博一欢。常思远公约元亮,结盟何事攒眉难。
他时西林作三笑,双凫定许凌风翰。
名参十二宿,
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
能鸣送晓阴。
峨冠装瑞玉,
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梁感,
何由报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