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东岸三古杨,下枝扫拂书院墙,上枝瑟飒于穹苍。
空山野阴雷雨黑,柯干冥冥动山壁。剪伐难为栋梁用,盘踞番逃斧斤厄。
但见白日悲风发,宁知六月撑霜雪。烟色惨怆精灵聚,孤根倔强源泉裂。
忆昨访古憩其下,居人不敢留车马。落萚尚禁牛羊食,污秽颇遭县官打。
丞相古柏霹雳碎,将军大树空萧洒。罔头石路莎草长,孙邵李许同一堂。
春风漂泊予到此,不见古人惟古杨。古扬萧萧暮流急,波翻浪倒蛟龙泣。
卫女幽忧拾锦花,逋臣寂寞愁难立。君不见太行羊肠莫比数,上有毒蛇下猛虎。
樵斤猎火不虚日,桂柏椅桐气悽苦。呜呼杨兮杨兮,尔何盘根据兹土。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彼欢伯兮何仇。吾将汝兮解忧。汝何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
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谋。我目其瘳。
苍竿十馀亩,岁晚色更好。诘曲逗远村,深沈象晴岛。
鸣禽自相应,风叶不待扫。何事主人心,白头三署老。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高怀宜与正声通,妙绝孙枝三尺桐。开匣为公鸣一弄,薰风中有故人风。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上明城畔路,古亦号丹阳。忽忆故乡远,为添羁思长。
秋阴沈大野,水气汩空荒。祇恐多歧误,孤舟接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