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时直欲气凌云,十载消磨坠俗氛。世故中年犹见恶,名山大业尚无闻。
蝇头不解谋寻尺,驹隙还须惜寸分。若待桑榆收也晚,几曾霞照烂天文。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归槎泊近岳阳城,城上登楼逸兴生。春渚雾连芳草合,风船影没乱帆轻。
百年不尽忧时意,千载空悬吊古情。独喜轩辕丹井在,夜深犹有蛰龙声。
昔闻虞帝治垂衣,五月南巡遂不归。当日夔龙谁护从,更无人挽翠华旂。
后生可畏吾休矣,况复年来筋力衰。窃喜退閒同作废,自伤多病久难支。
一腔空热世谁与,两耳都聋身殆而。获睹故人佳子弟,金昆玉友两神驰。
今夜三更月,梧桐一叶秋。搴帏望河汉,清影下西楼。
蛩语尔何意,露华凉不收。惊心岁华晚,风色动吴钩。
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
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惊寸心。
去时炎歊极蒸郁,尘满篮舆困摇兀。
归时大岭雪已飞,易水清漳醒病骨。
三月不亲君子儒,一笑且脱萧何律。
身轻顷刻渡长淮,殊喜眼前无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