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江梅吹尽,更幽兰香度。可惜浓春为谁住。最嫌他、无数轻薄桃花,推不去,偏守定、东风一处。病来应怕酒,□眼常醒,老去羞春似无语。准拟强追随,管领风光,人生只、欢期难预。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啮他朝来,这般风雨。
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
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
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
青村地僻稼轩幽,来往过从总白头。酒盏诗篇虽不废,已应非复少年游。
窈窕仙山壑,泠风驭再过。此来新眺改,翻使昔情多。
岁月宜琴驻,烟云任酒酡。更怜牛女夕,矶露委秋河。
前日中都雪,都人庆丰年。今日池河雪,寒冰在前川。
平明集仆夫,饭熟犹晏眠。高呼强之饭,牛冻车不前。
黄犊成素骊,乌巾为白毡。却忆荆山外,别有琼瑶田。
去京尚十舍,去乡仍渺绵。安能讼滕六,旭日布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