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悯时命之不当兮,去重华之日远。怀贞悫之操行兮,遭此世之淟涊。

志浩荡以耿介兮,思低回而蹇产。众日进而蔽壅兮,何灵修之为怨。

固时俗之俇儴兮,背矩矱而不可化。独好修以增姱兮,宜反谓余以多诈。

惟天地之可正兮,指黄泉以为期。欲予屈心以从俗兮,虽九死其犹不忍为。

执太原之獶兮,蹈焦原之峻。世沈淖而莫予知兮,吾愈岧峣而自信。

昔伯阳之逢纷兮,时亦云其遑遑。繄周公不复梦兮,曷疑尼父之惋伤。

阴与阳其轇轕兮,天与地其回薄。八柱将挠兮,四极安托。

嗟予生之多艰兮,哀众命之将落。愿披志而抽凭兮,思自近而不可得。

独挹抑而无谁语兮,怊茫洋而焉极。

涕淫溢而澒溶兮,面高穹而叹息。吾将遁俗以洁居兮,从巢父于箕山。

采三秀而咽苍柏兮,聊以终吾之永年。哀山谷之多风兮,霰雪冥冥而不见天。

豺狼纵目以相嗥兮,虎豹群而食人。信自适而无所兮,蹇淹留而惝恍。

目眈眈而外浮兮,精专专而独往。搴太清以为佩兮,揽灏气以为圭。

芳飒遝而并御兮,岂独椒桂与江蓠。厌此世之多嚣兮,将远跳而去之。

揭太乙之长竿兮,建招摇之飞旗。天吴为余奔走兮,龙伯为余指麾。

折邓林以为策兮,眇八合而驱驰。左裾拂乎昆崙兮,右袂掩乎月窟。

访混沌之所止兮,超青冥而荒忽。抚盘古之顶兮,挽天皇之臂。

叙余心而陈词兮,曷为乎鸿荒之不再世。吾将揭北斗而量九州兮,均人命之所与。

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又恐群灵之好谗兮,俾上帝之凭怒。

不照余之精诚兮,吾将安诉。临天路而徬徨,魂廷廷兮失度。

乱曰:邅余车以来归兮,曾何足以舒忧。羌灵修之不吾祐兮,于今之人其何尤。

怀余情而终古兮,聊与化而逍遥。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露宿迫穷冬,北风冻肤裂。

严寒搏饥火,冰炭内潜结。盛暑万窍开,雾湿上蒸热。

淫雨包积阴,骄阳固不泄。是时沴气作,摩空互倾轧。

或香如爨饭,或腥如喋血。所入至微密,所触即危隉。

累累行国中,人鬼倏存殁。平生金玉身,一病等蠓蠛。

自非遘天灾,生命未应绝。始知泉下人,百年多枉折。

展转逮深秋,馀厉犹未歇。野哭反无声,不死亦残苶。

哀哉此土民,际兹厄运烈。世世遰生成,一旦忽灰灭。

焉知造物心,反正有肃杀。高歌续《天问》,叹息达明发。

何处重寻饭颗诗,先进诗语总英奇。

细吟出月穿天句,想见挥毫落纸时。

爱僻常违俗,居闲不厌贫。诗书擅家学,章服侈君仁。

门掩壶山翠,胸藏梦泽春。游魂杳空漠,灵曜掷双轮。

倦游老眼,放閒身、管领黄华三日。客子秋高,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万壑千岩花草香,醉翁此地昔徜徉。不闻燕雀知鸿鹄,但见鸱枭笑凤凰。

平日声名追屈贾,暮年勋业佐虞唐。神清洞府今何处,故事空留楚天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