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玉颜生小。辞柯恨,瑶姬初下林岛。凤城西去眼偏明,误讨春人到。
惯祗说、寻芳倦了。为谁重舣仙源棹。又醉约登临,晚霭合、寒鸦噪尽,几销斜照。
休忆过目繁华,骊宫高处,顿隔霜信云表。舞裳轻断逐飞烟,认哀蝉悽调。
更一霎、流红梦渺。人天偷换相思稿。念寄情、江南岸,拥髻灯前,恁时怀抱。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