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斗酒不复却,丈人前致辞。消长各有数,聚散亦有时。
陈迹已往矣,良会喜在兹。尔我不相见,谁为把酒卮?
况今逢令节,日永熏风吹。丹华耀榴火,圆叶滋荷池。
子其爱景光,烂醉毋推辞。闻言散幽怀,醉乡同赴之。
去年当此日,触热方驱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