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子真骑鲸上天去,山中碧桃开几度。昆明灰尽始逢君,到今独守烧丹处。
闻君早岁神骨清,手援北斗挂中庭。铜仙夜送玉盘露,孤月烱烱秋冥冥。
碧山清高隔风雨,不省人间暗尘雾。酒杯春绿浸瑶花,棋局午阴团柰树。
我思子贞不可扳,欲往从君勘大还。仙人不借绿玉杖,只隔流水行路难。
行路之难今最苦,山鬼跳梁一足舞。苍精双龙閟神光,待君不来白日暮。
何当为启松筠关,一洗尘土开容颜。鹤背天风甚安稳,携我更上蓬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