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胜宜台殿,山晴离垢氛。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碧耀高楼瓦,赪飞半壁文。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幡影中天飏,钟声下界闻。攀萝极峰顶,游目到江濆。
驯鸽闲依缀,调猿静守群。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获稻禅衣卷,烧畬劫火焚。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
钵付灵童洗,香教善女熏。果枝低罯罯,花雨泽雰雰。
示化维摩疾,降魔力士勋。听经神变见,说偈鸟纷纭。
上境光犹在,深谿暗不分。竹笼烟欲暝,松带日馀曛。
真谛成知别,迷心尚有云。多生沉五蕴,宿习乐三坟。
谕鹿车虽设,如蚕绪正棼。且将平等义,还奉圣明君。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虫有齧桑羊,两钳如角怒。
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
我有十亩桑,苦为渠所蠹。
食必食其心,树死又飞去。
不知从何来。鑽凿不到处。
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
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
张旭何尝是酒徒,深烦为我作春酤。酒行天降盘中露,鹅割囊封塞上酥。
迹远五湖身既隐,醉归三径子能扶。南山远对东篱菊,除却陶家别处无。
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临。二客从事者,扶藜长松阴。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佛香出宝阁,一息契初心。
心如白莲花,尘垢何由侵?攒眉入社后,此会还可寻。
庐山得远公,法侣满东林。虎溪偶然事,传笑直至今。
我辈仍避俗,垕师诚可钦。
閒居知时节,习静观卷舒。日月无恒处,念往寡欢娱。
岁徂浮云阴,积雪皓中衢。豫章产江滨,孤蕙敷山隅。
芳烈虽靡亏,遐远宁见需。所愿勖明德,庶以酬居诸。
墙头桑椹落,树上春鸠鸣。独立衡门晚,满川云气生。
三城楼阁半沈烟,雨霁春华斗逞妍。
万叠翠茵芳草地,一番轻雪落梅天。
南园晓色迷蝴蝶,西蜀风光怨杜鹃。
谁向武陵归未得,桃花流水路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