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
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
老至自多感,月圆仍此秋。又成愁里见,都白几分头。
酒罄妨人醉,诗穷不易搜。径归掩关卧,还杂候虫幽。
归来深隐太湖滨,天与扶持百岁身。
虽是浮云隔双阙,丹心爱戴在君亲。
一声林际天白,数点门外峰青。昨夜雨来入梦,今朝叶落满庭。
弱年消削卿怜我,嫁后辛勤服伺真。谁料而今筋骨健,相思留得哭卿身。
亭午疏林黄鸟声,此身虽卧梦还惊。才名未了浮生事,踪迹空关异代情。
天阔冥鸿双倦色,途穷老骥一悲鸣。艖符拟趁江梅水,可待莼鲈唤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