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渔樵耕牧四画 其三

石田新雨苔花碧,禾黍秋香百馀石。谁教酿作瓮头春,醉里看山了残帙。

读书何必问时清,纵有荒年莫废耕。鹿门精舍青山里,春去秋来无宦情。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秋怀多感怯清笳,判向西风醉帽斜。塞上星霜人易老,幕中谈笑客偏嘉。

金英浮酒稠于蚁,丹叶妆林远似花。身健几逢佳节在,登临尤更惜年华。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

寂寞翠华谁望幸,惟余金粟鸟呼风。

延伫高峰万仞梯,翠屏环绕万山低。龙拖云幄天连海,风起松涛月满溪。

蒲涧寻僧看卓锡,帘泉呼酒共燃藜。江村正忆游仙客,欲访安期谁为携。

高楼俯江树,楼上有蛾眉。旧约空成叹,新愁可诉谁。

春閒翡翠幕,月冷杜鹃枝。荡子复何处,杨花无定时。

清世念遗民,常情重老人。馈浆烦郡府,分胙愧乡邻。

穫稻黄云卷,舂粳玉粒新。膨脝自摩腹,一笑欲忘贫。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