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雨里黄花愁正绝,篱边白酒意殊深。曲拳自觉我无用,然诺谁知公不侵。
便许餔糟真好事,独令染指亦何心。小哉正恨鸱夷腹,倾倒聊堪一再斟。
迢迢瀛海路,皑皑燕山雪。顽云夜不开,青灯寒自灭。
天低风力劲,布被冷如铁。晨起策羸马,遥望古城闑。
岂不念荼苦,所愧负先哲。前溪斫水渡,下见水澄澈。
心怀庙堂忧,孤囊正愁绝。
芳原似掌,种水通城,分得西湖西畔好。算程非远,消夏刚宜趁清晓。
前年到。烟扉蟋蟀,风叶玻璃,今度绿阴天变了。略惜红衣,含意如人感秋早。
听人道。城钥旧扃战云,寺碣半埋荒草。谁分招携素心,竹林同调。
老颠笑。身世醉梦一场,尚劳古今凭吊。说与閒僧,不管木樨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