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昔君游我里,诸老皆竞爽。
今逾三十年,百事一非往。
君今来京都,相对各槁项。
清灯话畴昔,未语意先惘。
橐中剩缃帙,挈来耀书榥。
栒虡列群编,金石振逸响。
又如春水阔,縠澜敷浩瀁。
绣鞶饫耳闻,锦囊惬心赏。
今夕亦何夕,尘塞为披敞。
吾衰亦久矣,欲勉不可强。
尚主诸老言,种收购卤莽。
雇我困朝饥,羡君富秋穰。
何日遂赋归,相从问陇{田亢}。
滞穗傥可拾,我亦歌击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