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轩前载远,虞夏信书传。比德皆尊大,惟皇克继先。
五陵同厚地,两曜出高天。制作流方策,忧勤十九年。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连翩悯流客,凄怆惜离群。东西御沟水,南北会稽云。
河桥两堤绝,横歧数路分。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破除网纪事虚空,可恨萧家一老翁。
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
章江江上驿,乘月且维舟。灏气兼天迥,滩声入梦流。
路遥书断雁,风起浪惊鸥。忆得乡园里,清光正满楼。
月让清光日让圆,翠鸾伏背浸琼筵。明知富贵自来逼,谁不更教长少年。
雨霁秋色净,新凉方可人。溪流碧如染,照我须发真。
平生作诗苦,羞拂镜中尘。为向无庵说,岁晚愿为邻。
游燕还恋越,少别却相寻。百队风沙苦,三年意气深。
飞腾终刷羽,岐路总关心。后夜虚斋梦,清蛩候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