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高官重两难俦,遇兴裁诗许唱酬。
鸾凤羽翰归碧落,神仙行止在丹丘。
空庭引鹤闲临水,远树惊蝉又报秋。
唯说近来都不饮,梦魂无复醉乡游。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明时无事谏,岂是隐明君。每值离丹陛,多陪宴白云。门连萧洞僻,地与曲江分。满院皆柽竹,期栖鸾鹤群。
笔翰西台妙,文章五凤楼。
美才须比玉,直道岂如钩。
吴苑辞春色,江风散旅愁。
吾庐正萧飒,二仲得羊求。
山下十亩陂,可灌十顷田。频年费修筑,堤堰久不完。
泥沙况填壅,旱岁无源泉。凶荒贵有备,乌可尽付天。
呼儿运木石,及此冬日暄。悠悠最害道,努力勿辞难。
百年一中许谁论,苦值三春不系跟。水鸟何心仍择木,林猿失步反居樊。
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
沧海复瀛洲,凄凉忆旧游。河流无日夜,人世自春秋。
蜃气晴成市,鸿声晓近楼。客心如木叶,憔悴不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