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圣皇历服万斯年,今搆精禋第八番。配合二仪严太报,侑兼三后有常尊。
纯心实德期先尽,缛典彝仪匪谩繁。淳祐本因皇祐制,民心所欲圣心存。
季秋肇卜中辛吉,旦气深忧宿霭昏。罙月斋居忘肉味,寸丹靡日不天阍。
阍临原庙清风穆,既驾銮舆晓日暾。明德馨香非黍稷,真机轩豁露乾坤。
高空不夜天澄湛,大乐同和景晏温。福禄穰穰绵帝锡,本支奕奕庆文孙。
诞敷解泽传鸡赦,环列臣工肃骏奔。河海晏清成钜典,神祇安乐衍璿源。
无前休美方扬厉,持敬工夫重讨论。武帝中年惛内欲,明皇晚岁异开元。
愿将英断充刚健,早正皇储立本根。骏骨广求来冀马,乌巢不毁集庭鹓。
长存鲠亮为元气,痛绝阴柔杜倖门。肃正纪纲强国势,细分臂指镇侯藩。
微臣何幸逢熙事,奏雅终篇罄瞽言。执戟从官今老矣,华封祝寿报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