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先生早年忘扫白,懶饭青菁借颜色。
独馀欢伯为友朋,熟不暇篘巾自沥。
何须引泉连百井,饮莽长虹太豪猛。
细斟玉筹滑无声,酌我应怜官独冷。
奇篇更写陟厘黄,逼人心地生清凉。
了知二事尽家法,眼馋径索银瓶尝。
我老华池少滋液,年来爱酒如偷蜜。
陶然一醉乐未央,此外要知俱长物。
相期径造君勿违,坐得名胜从忘归。
公侯似闻倦设醴,穆生正恐同分携。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