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鲛盘千点怨吞声,蜡炬风高翠箔轻。
夜半商陵闻别鹤,酒阑安石对哀筝。
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筋横。
马上悲歌寄黄鹄,紫台回首暮云平。
四十三年住此间,八十八岁尚红颜。
八尺筇身少带根,常扶野老出山村。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
几阵萧萧弄雨风。片云微破月朦胧。田家侧耳听鸣鹳,寰海倾心想卧龙。
尧日近,舜云浓。圣仁天覆忍民穷。会看膏泽随车下,只恐诗人句未工。
趋陪禁掖雁行随,迁放江潭鹤发垂。素浪遥疑太液水,
青枫忽似万年枝。嵩南春遍愁魂梦。壶口云深隔路岐。
共望汉朝多沛泽,苍蝇早晚得先知。
我初见子时,子作楚人语。
复与吴客来,音俱变齐鲁。
乃知久处益,薰莸可同举。
更当富於学,兹言聊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