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城下清淮百丈深,楼前明月冷镕金。何似关山望处景,因人寄示陇头吟。
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閒。
常时微步踏莓苔,北舍南邻镇往回。水麝薰传罗袖阔,非关寒食踏青来。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只叹襄阳不遇时,襄阳初不要人知。
不然岂少投机句,偏诵南山北阙诗。
江鸟江花俱眼明,乘春骢马报江行。闭门秪分烟霞累,抚世今看意气横。
海上梦回陈子榻,天边树绕越王城。便须傍竹开三径,拄杖停云望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