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
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一生悯悯寄儒冠,客路羁愁特地寒。拟倩幽梅当供给,旋添疏竹报平安。
水气收荷影,阑干出榭身。可怜秋月下,不著夜吟人。
花冷侵衣薄,茶甘汲井新。满怀黄叶梦,正堕九街尘。
梦得惊人句可疑,室中酬话恰相宜。
南泉庄上油糍供,吃著依然疗肚饥。
空斋自潇洒,况复值秋初。焚香对微雨,如在古僧居。
庭寒夕鸟下,烟淡暝松疏。知君写诗处,高情方似余。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歠醨。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