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水烟收尽,望汀萍千顷,银光如幂。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我友有俊子,英年才艺多。橐笔走吴越,舆论资调和。
直道三代远,坐看雉罹罗。归来重叹息,壮志未消磨。
待价且蕴椟,荆璞防差讹。但愁驹隙驶,难返鲁阳戈。
中山酲未解,岁月已蹉跎。双鲤忽远至,喜咏嘤鸣歌。
长风万里破,直上湄公河。蛮方夜不禁,谁来醉尉呵。
思想自由发,言论无媕娿。临厓送行旌,望洋意若何。
努力加餐饭,异地慎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