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望月桥倾三遍换,
采莲船破五回修。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虽贫眼下无妨乐,
纵病心中不与愁。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故人移住远,明月挂檐迟。
谁复相过语,何从更觅诗。
白头甘斗食,青眼望群儿。
想见灵山阁,云峰夏愈奇。
珠帘高卷倚危栏,望尽方知出世间。江海交流云缥缈,楼台相映月回环。
薰成香界浑无地,化作天宫别有山。京口瓜洲竟安在,梦醒却欲泛舟还。
分种玄都观,移根出武陵。
河阳花满县,曾历避狂秦。
安世至此日,世纷亦已经。庄周不畏烦,为人校亏成。
五岳屹常居,四序乃迁更。微子为之奴,箕子出门庭。
谁能外阖辟,妄动枢机鸣。密云自西郊,荡荡周文情。
宋都为客喜还惊,无数霜天归雁横。
夜半钟声何太哑,由来石霣五无声。
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山公倒载无妨学,
范蠡扁舟未要追。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凰池。
敢辞课拙酬高韵,一勺争禁万顷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