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南宫四海英俊场,阅人须多无此郎。
御史传呼主司出,遥瞻紫案金炉香。帘垂咫尺断还送,闭户设棘围高墙。
卷堆封弥充栋宇,笔浸沧溟开混茫。麟台学士喜得子,如获宝鼎联芝房。
明日都城始传榜,声名烜赫无三张。平生知己万不一,世有若人安可失。
方调鼎味荐盐梅,桃李何心并佳实。论经射策未足论,挽取功名看他日。
同门笑语夜相过,起看北斗插天河。凌晨凤阁拜座主,门生来贺争肩摩。
一时人物尽豪杰,太平为宝非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