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龙宫蕴特异,精祷通万灵。
昭著二百年,锡封专朝廷。
去年偕宰公,投诚涕欲零。
驱车入松扉,雨势如建瓴。
仰高迓灵盼,云敛不暂停。
烟沉瀑声凉,分坐瀑外亭。
从兹感佑助,争谓胸百铭。
治任亦已速,洁谢资芳馨。
缄素展真忱,要终寄冥冥。
愿恢溥济功,致此百里宁。
夜披东堂集,孤灯炯深青。
朗诵神之聪,壁落山鬼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