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松江太守今贤侯,喜有螃蟹无监州。
左手持螯右杯酒,文章政事第一流。
吴由今年十分秋,各执稻穗朝厥酋。
初生琐细类蟛{左虫右越},既长魁巨肩蝤蛑。
渔父横江竹为断,照夜纷纭灯火乱。
取之一蟹胜一蟹,尖美于团十月半。
怒目横行敢抗虎,宜尔就擒堕烹爨。
黄堂不忍专俊味,遣饷不减锦绣段。
老夫菜肠久雷鸣,忽四十辈来峥嵘。
得公宰相三斗鼻吸之醋,剉我坡仙一年好景之橙。
金脐雪脆手自擘,何必牛炙兼羊羹。
馋拿涎攫快一醉,焉待将糖而弥躁,
带糟而微生。一诗往谢张夫子,
莫怪无厌犹未已。内黄侯承津致矣,
但欠青州从事耳。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