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
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菱茎时绕钏,棹水或沾妆。不辞红袖湿,唯怜绿叶香。
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溪头自舒散,天淡夕阳微。
拂石松边堕,看云水上飞。
旧矶双鹭下,小棹一渔归。
不觉吟成久,苔痕欲上衣。
青鸟闲将病耗传,惹伊愁绝转生怜。今朝教向当窗见,已试梳头晓镜前。
延平阁想张华剑,宝婺楼观沈约诗。
圣主勤勤欲措刑,何尝黩武爱兴兵。四方罢贡伤生物,愈见仁恩浃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