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桐阴豪吟快。赏春光、连番小宴,节过挑菜。朋辈情投忘尔我,相契形骸而外。
尽醉绿、裁红描黛。羡煞临川双笔妙,倒词源、潮涌来澎湃。
佳句读,瓣香拜。
怜花生怕游蜂虿。似犹有、少年结习,狂奴故态。漫道潘郎衰鬓白,老去风流尚在。
把诗酒、寻常还债。世事升沉君莫问,乱纷纷、李尽桃僵代。
偏见惯,不惊怪。
仙人至东海,遗此瑶台核。谁云下土薄,种之不遽植。
二月三月来,千枝万枝拆。悬旭恒炫昼,蒸霞仍烂夕。
雨过媚紫琼,风回碎红珀。四皓岂避秦,偶如武陵客。
攀条掇其英,乐与同颜色。何必结实成,然后生羽翼。
却指上林春,春光渐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