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国柱维天锡,由看福履并。明良期不偶,台斗任非轻。
出入三朝旧,弥纶百度贞。休休归雅量,籍籍仰鸿名。
拒拟投閒疏,能忘眷注情。麟袍昭宠渥,泉石被光荣。
结社时分韵,寻山或出城。堂因开绿野,会想肃耆英。
弧矢呈遐算,瀛仙降紫清。觥筹供里宿,莺燕杂歌声。
厚德冥应报,多贤宦夙成。晚生惭世讲,谣祝倚乡评。
□草还温相,心香表道卿。圣明需至理,颙望答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