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爱清晖,孤亭近翠微。石林娱晚坐,池水净风扉。
野鹿衔花过,溪云带鸟归。何须谢缨冕,临眺始忘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泝五更风。
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缕綵成飞燕,迎和启蛰时。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
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
活水停无滓,嘉鱼养不惊。休言濠上意,秋鲙与春羹。
羣分未辨。
类聚兹式。
天睠休明。
且求至德。
御繁实简。
制动惟默。
官府百王。
衣裳万国。
锦云承露珠盘冷,玉女佩环鸣玉井。凝歌声入天镜来,兰桡扰碎蓬壶影。
弄香浮叶一何繁,翠盖霞幢不齐整。可是芳心空自苦,淩波无梦惟烟景。
吾怜陶处士,潇洒出尘埃。白发秋逾短,黄花晚自开。
百年常对酒,九日漫登台。却顾轮蹄者,悠悠徒尔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