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郢里徵歌日,梁台奏赋年。飞霜流翠幕,密雪拥华筵。
浩荡龙鳞布,飘飖鹤驭旋。春阴浓四野,瑞霭覆三躔。
海冻鲸鲵蛰,林昏燕雀悬。灞桥初策骑,剡曲乍移船。
叶落千林瘦,花飞万象妍。乱飘鸾掖外,斜洒凤城前。
绰约翻多态,轻盈自可怜。佩疑湘女授,珰拟洛神传。
素魄瑶池近,寒光玉座连。清音回白纻,丽曲奏朱弦。
漫学瞿昙座,谁参慧可禅。输他袁仆射,拥被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