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作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层阴养花天,亭榭多春色。午气入衣香,东风吹酒力。

眷恋冶城游,黄金良易得。

又还秋色到萸觞,检点东篱次第黄。

碧水连天无限思,栏杆无奈带斜阳。

黄落亦复好,青青将若何。受人怜不久,当路折偏多。

艳节成虚往,严霜幸未过。金城旧栽处,流涕怨蹉跎。

时将景共好,物与心相投。旷览尽万物,分明一浮沤。

此台无不并,乐只台上游。

雨霁云色净,天旷月会清。老树列池岸,修阑无人凭。

坐拂苔间石,移时微风生。初虫润余渍,暗抱岩草鸣。

阴律行未调,细涩无齐声。感我千载念,穆然来中情。

胜赏昔所企,高怀今与并。阒寂了心悟,茫然尘世轻。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