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怀抱未能深,招摇犹在眼。荣辱相因依,喜怒亦无限。
任其淩轹情,矜人皤与睅。何关寂寞羞,毋乃盛雄赧。
称心而思之,不如俱削刬。掩迹仍塞涂,日向诸缘简。
非以自欣愉,亦求稀竦戁。老吃畏事言,君子传瑟僩。
三复古人箴,斯理良堪撰。
至言如秋霜,既肃百草腓。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
倘无鲠槩士,举世将畴依。衮职或可补,鼎镬安得违。
所以长沙傅,恸哭为时悲。谠语数十上,子今有馀晖。
我欲从之游,周道苦倭迟。倭迟不足惜,子言愿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