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
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
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
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
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
直侵鱼龙居,似得鬼神役。
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
风吹渡江水,山僧午方食。
波澜洗我心,笋蕨饱我腹。
平生足游衍,壮观此云极。
铁瓮本谁安,海门复谁植。
东南递隐见,遥与此山匹。
兹游几不遂,深愧幕府客。
归时日已莫,正值江月黑。
顾视天水并,坐恐星斗湿。
使君何时罢,登览不可失。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九里松门雪过时,篮舆袅袅碍松枝。
雨留宿客还斜落,风送行人亦倒吹。
华表忽惊黄鹤反,耳中犹带白猿悲。
来朝弗著登山屐,可避君呼谢客儿。
对酒心慵,看花泪湿。多情自是天生得。灯来照出影儿单,夜深一任纱窗黑。
往事难留,重思无益。真心不为新欢惑。要人肠断有何难,雨中又是高楼笛。
雨雨风风淮上城,水禽山叶送秋声。可怜今夜星桥月,不著清光照客情。
吟成大雅百篇诗,首首清新鉴者谁。
草卷密封先见赠,药栏斜倚看多时。
意如虎窟难中得,字比云峰险处奇。
珍重十僧声价外,江南屈指即吾师。
片玉可以琦,奚必待盈尺。匹夫可以豪,奚必待正席。
深山一羽衣,衡门一逢掖。高风薄丛林,清歌散泉石。
相者皆举肥,我心痛如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