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拜命金瓯贵,征车竹使专。共迎丞相旆,还是孝廉船。
应象三台外,降心一叟前。尧天从汝阔,佛日傍吾偏。
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报君从此后,随分太平年。
赤县腾真气,丹观切太微。千祗肃羽卫,七圣扈鸾旂。
神舟二龙跃,天黄八骏归。陆驰皆迹射,水击尽佽非。
行宫初戾止,张乐答澄辉。神鱼翻镛贲,灵兽舞翟翚。
金珰景风触,琼弁白云围。赵女击秦筑,吴娃鸣越丝。
巧夫歌人偶,眩士吐寒曦。桃榴煜崖冠,荇薜灿波衣。
烟澄淮楚出,天阔江介微。臣欢畏童羖,圣洽咏凫鹥。
沧溟返西注,濛汜郁东驰。夭乔欣当御,鳞翰骄奋飞。
苕芼诚微贱,鼎俎内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