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东郭先生最老成,天才久已负时名。

能诗不减唐工部,解饮浑如晋步兵。

塞上征鸿高避弋,海东归鹤暗闻声。

比邻喜有知心客,一夜弹棋直到明。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帘幕沉沉燕子归,牡丹带露浥春晖。依然画省风光妙,少问去年人是非。

君今何处去,飞棹石头城。一堑分天阔,千山拱堞平。

宅犹龙虎气,台忆凤凰名。好是张平子,还能赋两京。

我思尧舜时,寮寀尽师师。犹谨危微念,长歌喜起诗。

中天悬日月,万古仰纲维。击壤人不见,我思尧舜时。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

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

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

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美兹高会。

凭城临川。

峻墉亢阁。

层楼辟轩。

远望长州。

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

荡荡洪源。

津人思济。

舟士戏舩。

得厕大欢。

屡蒙宾延。

饮必酃绿。

肴则时鲜。

仰接温颜。

俯听话言。

嘉我乃遇。

遭彼频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