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水回舟漏几溺

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

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

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

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

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

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

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

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

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李。

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

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

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

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

空津稍骈集,隙地仅盈咫。

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

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

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

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

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

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

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

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

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

危途冒险艰,到今知有几。

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

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

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门外惟攻蠹,几间如绝机。

飚车何处去,汗马是谁归。

此日炎炎极,吾身往往非。

有时同白羽,无语立红衣。

钟由笔意入东坡,似觉绵多铁未多。东海三分轻北海,永和一变到元和。

要从苍颉穷玄妙,何必黄庭博白鹅。展卷思君不成寐,满天星斗夜如何。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麒麟阁上十一人,斯人瑞世真麒麟。

云台功臣二十八,中兴事业争嶙峋。

或在生前或死后,藉藉声名自不朽。

不知当时画者谁,似此画者当好手。

古今何代无人材,翕霍变化俱尘埃。

岂是画师好手不复遇,岂是世无麟阁与云台。

虎头燕颔今已矣,婢膝奴颜当愧死。

江湖人物何渺然,子当为我走访山林隐君子。

通家人物旧知名,十载相看倍眼明。捧檄君方感毛义,思贤我复到颠闳。

青云未觉流芳远,白发多应别路生。无限羁愁与乡思,并先秋雁过吴城。

凶徒盗覆甘陵城,白日堂堂枭呼鸣。

生灵十万陷死地,长刀大戟交纵横。

留都丞相统河北。雷霆四驰诸侯兵。

铁林合围三十里,甲光如水鱼鳞明。

风霜旷野苦暴露,未得鼠子腥吾烹。

天子悯恻览群议,冠盖满朝贤公卿。

安得破贼如裴度,开封大尹宜其行。

公拜稽首出就驾,画旆猎猎蟠虬狞。

沛然德泽随车来,一煦万物皆发生。

士卒奋怒争以死,遂穷巢穴诛根萌。

平贼之功无与让,当见大轴归老成。

夔皋拱列帝舜坐,愿补日月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