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拄通天塔,翱翔砥柱堂。舣舟一上裂天荒,韶石下关回澜狂。
双丸终古走寒光,此地乃尔高昂昂。不独河低天亦低,九成台上风琅琅。
带得秋心过晚峡,还将逸眼傲朝霜。因忆去年登海鳌,扶胥脚底起洪涛。
短鬓萧萧难掩雪,力弱心长首重搔。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
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
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
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
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
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末途潦倒愧知音,幕府重来岁月侵。
狂见请缨憎往策,礼容著帽感虚襟。
白头久厌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
东望故山今有约,清秋应得访云林。
有声且勿吞,有泪且勿倾。
声吞断人肠,泪倾草不生。
万事有反覆,天地终无情。
斩方以为轮,平地生九折。
锻剑使绕指,青萍化为血。
筋骸束未贯,光景电露灭。
我俗竟此曲,此曲能颓山。
奉君一卮酒,已矣当何言。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西江一吸了无余,突出堂堂大丈夫。
尽道世间胡须赤,须知更有赤须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