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译文

渔父仰天大笑、吟唱,轻飘飘的江鸥在飞翔,宽阔的长江上吹洒满江风雨。江边骑马奔波的当差的小官,现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过长江。

注释

轻鸥举:轻盈的鸥鸟飞起来。

漠漠:云烟弥漫。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写渔父从酒醒之后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闲适的神情。仰天而笑“轻鸥举”,隐喻渔父如海鸥那样自由飞翔。平视而笑“漠漠一江风雨”,隐喻渔父如江阔那样的心胸,无视风雨。这是自然的壮观,也是渔父的身影。渔父与自然融为一体了,恬淡悠然。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写实对比的手法,进一层以官人的奔波映衬出渔父的悠闲,突出了官人高贵反而累赘、无能,渔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骑马的官人,这时也不得不借渔父的“孤舟”南渡。嬉笑诙谐之情,表现在最后两句中。

  第四首词先描景,后叙事,景事相缀,以“笑”为中心线,贯串全词,写出了渔父的闲适自由的生活情景。也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股逸然超脱的思想情趣:静谧的荒野江边,质朴的莞尔而笑的渔父与轻盈自由的江鸥为伴,跟风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构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美丑标准也在这里明显地得到标示。这一点,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现出来,显示出一种“真态”的村野气息。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男儿三十那言老,华发萧萧总欲斑。举世咸歌太平日,一身常似乱离间。

已无旧业随流水,尚有高堂隔故山。笑煞珠江来往艇,六年载汝不曾间。

远送行舟酒一樽,离人秋日最消魂。目极征帆随客路,心同去雁到家门。

白云红叶山边寺,流水夕阳江上村。花月何年更得聚,重将旧事细推论。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

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雕鹗腾空犹逞俊,

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青山薄薄漏春风,日暮鸣鞭柳影中。

回望玉楼人不见,酒旗深处勒花骢。

圣主忧民手诏书,颁宣经月罕尝虚。周旋曲尽斯民瘼,远使观风未必如。

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谁怜杜老常为客,我怪洪乔不寄书。

烟色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溪山咫尺风尘隔,却忆情人会面疏。